English

老山汉墓 扑朔迷离

2000-04-0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曲冠杰 我有话说

老山汉墓自三月初开始发掘以来,媒体倾注了极大热情,引起世人日益关注,特别是北京市民的满城竞说。北京虽然是金元明清古都,但毕竟时代晚近,墓葬遗存与“秦中自古帝王州”的陕西关中周秦汉唐古墓累累相望自不可同日而语。解放以来,除了七十年代初在丰台区大葆台发现了汉代诸侯王墓外,老山汉墓是近三十年来北京地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而且作为新世纪伊始国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老山汉墓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极为难得,它将会为两千多年前汉代北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城市变迁和汉代丧葬制度的研究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

发掘现场目击

就读者感兴趣的问题,记者日前前往发掘现场采访。从八宝山向西北望去,不远处一座东高西低、林木蓊郁的小山从平地突起,此即老山。墓在山阳偏东下部,前临盘山公路。与大葆台汉墓平地起冢不同,老山汉墓是依山建陵,坐北朝南,堪舆家所言龙脉,风水颇佳。

进入发掘现场,封土堆间已掘出一面积达600多平方米、深十多米的大坑,从南面通道可进入发掘现场。通道两侧封土剖面地层清晰。在封土的挖掘中,曾出土了汉代陶罐碎片和板瓦、筒瓦碎片,成为断代的重要依据;遗憾的是至今未见瓦当。夯土层上可见许多圆形夯窝印痕,夯土的质地和色泽与山体原生的土壤判然可分。北面可见凿开的山体,岩石层叠,可以想见修墓时工程的艰巨。坑中间题凑轮廓初现,长约13米,宽约10米,呈长方形,墓室顶部已有塌陷。十多名身着迷彩服的民工正在用小锄头一点一点发掘,现已挖到青膏泥和木炭层。一位河南民工正推车运土,黄土上沾有不少青灰色膏泥和木炭。大坑南壁偏东中下部一个直径1米多的圆洞赫然入目,正对墓室方向,这就是盗墓贼历经多时挖的盗洞。

就下一步挖掘工作及相关问题,记者在现场请教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宋大川和副所长、现场负责人王武钰。

出土文物可能十分丰富

宋大川说:老山汉墓规格很高,有可能是诸侯王、王后或姬妾之墓。中国人历来信鬼敬神,儒家又讲慎终追远,厚葬习俗相沿不替。由于未发现盗掘痕迹,所以出土文物可能十分丰富,估计除题凑、棺椁外,还会有丝织品、金银器、玉器、漆器,陶器等。

由于临沂银雀山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大批珍贵竹简帛书,老山汉墓能否有竹简帛书出土,许多人都寄予期望。对此,宋大川认为极有可能,但这要看墓主人生前是否有读书嗜好。

老山汉墓能否像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一样有金缕玉衣出土,是人们的又一大悬念。对此王武钰持极其慎重的态度,但也不绝对排除。

王武钰认为:由于墓室顶部塌陷,如有从上部打下的盗洞,可能会随之塌陷,所以,也不能绝对排除被盗的可能。塌陷原因可能是渗水、密封不好使雨水渗入或地下水上涌。

文物保护工作紧锣密鼓

文物在地下沉埋两千多年,一旦重见天日,有可能毁于一时。为使文物出土时即得到有效保护,有关文物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宋大川说:有关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棺椁木板和题凑木材的保护方案已由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研究所负责制定;丝织品、金银器、玉器的保护方案也已由中国文物研究所技术中心制定。难点是丝织品保护,这也是一个国际性难题,目前有关保护方案正在论证,经专家论证后,方案即可实施。如今各项文物保护工作已经到位,一俟椁板打开,专业人员即可立即投入工作。

“五一”前后墓室揭顶

在谈及发掘工作的进展时,王武钰说:由于顶部塌陷,最深处达两米,给发掘带来困难,现在要一点一点地细心清理,所以进度不可能很快,估计“五一”前后揭顶,就可看清墓室轮廓。题凑要原地保留。考虑到雨季将至,届时将搭起大棚,以防雨淋。清理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要对出土器物进行编号、照像、画图。此项工作估计要较长时间,大概要进行到六七月份。最后开棺也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棺表面漆饰要细心保护;由于年深日久,棺内会积满尘土,要予以清理,丝织品要经过化学处理后,才能层层剥开。如果棺木保存较好,则有可能将棺木搬入室内进行清理。

谈到后续工作时,王武钰说:还将在汉墓周围调查有无陪葬墓或其他墓葬及地面建筑遗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